唐朝小官人_第三百三十一章:富可敌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富可敌国 (第2/4页)

,更是让士族无法承受的。

    士族靠着田庄,本来来钱就慢,抑制了粮价之后更加如此,好不容易挣了点钱,可是物价飙升,他们手里的钱放在手里,就越发的不值钱,而且庄子那儿,已经开始推出了汇票,并且开始为人所接受。

    汇票乃是神策府推出的,这倒不是秦少游的主意,而是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

    朝廷铸的钱,其实只有这么多,若是按照以往的模式,这倒是行得通,毕竟朝廷的铜产量只有这么高,铸钱也需要时间上的成本,这很适合那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可问题就在于,孟津的商业活动却是十分昌盛,而且商业的交易量也是节节攀高,有的人一笔买卖,甚至超过了数千贯,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可是数千贯钱是多少呢?一贯是一千钱,一千贯便是十万钱,数千贯便是数十万枚铜钱,一个大商贾,要进行交易,往往需要十几车的钱,单单交割、清算、入库,都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

    这种交易方法,拖延了太多的时间,尤其对一些转手倒货的商贾来说,简直就是致命,可能你觉得近来布匹可能会涨价,想要购进一批,结果交易还未完成,行情却又变了。

    商贾们如此,神策府也更是如此,神策府每日的出货量都是极高,生产茶叶的人可能只有数千,可是负责交易的账房先生却是高达百人,为何?这样频繁的交易,几乎所有人都需要清点钱币,从早点到晚,不但耗时也是费力。

    于是乎,一些人开始改变了方法,采取用金子的办法来交易,不过金子也有金子的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