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63.旧日光阴(75)三合一 (第10/15页)
,这话也对! 紧跟着,人家又说丹阳:“农林大学的高材生,学生干部,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骨干,早早的主动要求到农村,到基层,做最基础的工作。她是学校的学农标兵啊!听说在三林屯大队的实验站,正在努力做实验,说是要给咱们d中央献礼。多好的孩子!多好的家庭教育!” 说完又说朝阳:“小小年纪,也一直在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为乡亲们修缮农具,用自己的所学,发挥余热。”说着,就不由的感慨起来:“金厂长的孩子里,除了一个年级还小的,其余的几个都在农村或者间接的在农村,接受再教育了。同志们呐,金厂长这是给咱们起了个模范带头作用啊!我来之后,了解了情况,当时心下就觉得惭愧。我们应该向金厂长和林主任学习,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他们走到了我们的前面。于是我把家里的俩孩子也放到农村去了。去跟知青们同吃同住,去做知青,响应d中央m主席的号召。现在,我们的工人子弟,很多孩子中学毕业以后,积极要求进厂,接过父辈的接力棒……这是好的,我们欢迎。我们的孩子,要学工,也要学农。所以啊,我提议,家里有初高中孩子的,回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我们可以先学农,后学工嘛。先去农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历练一番之后,可以回来嘛。”说着,就看几个领导:“我看咱们厂可以这样,以后招工,有没有在农村历练过,历练的怎么样,可以当做一个硬性的指标。凡是没有下过乡,做过农村工作的子弟,我们一律拒之门外。” 能说不行吗? 鼓励知识青年去农村,是政策。 于是,很有手腕的罗恒生,借着四爷和林雨桐的势,趁着上面政策的东风,头一炮,给打响了。 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