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90.旧日光阴(2)三合一 (第4/15页)
城到车站的距离,和从县城到省城的距离差不多。可偏偏的,铁路线不从县城过,因此每次的货物都得从灵台卸货,从这里将货物扩散到县城以及周边的其他县。 其实,货物的吞吐量,还是极大的。 来提货的,大多数是穿着长袍马褂。少数应该是管家掌柜之流的,看那些穿着绸缎的长衫长裤便是。 等着拉货的在农闲的时候尤其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为了挣口饭吃,那是人力的价儿降了又降的。钱不要,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在这地方想抢到生意,可是不容易。 里里外外的看了一圈,四爷就说:“走!这地方不行。” 你抢到生意也要不上价,这活不能干。 老碾子就道:“那去哪啊?如今这世道,哪里还有活啊?能挣口吃的就不错了。” 石头拉他:“别废话,有人出头就有人管事。你管那么多呢!” 这一路,就直接往县城走。 可这走到县城,只怕就中午了,还咋干活啊? 结果还真不是,路走了一半,就是坡路,先是几十米的上坡路,再是几十米的下坡路。别小看这几十米,路越是短,证明坡越是抖。 那些拉货的可都是店里的伙计,牛马骡子这样的牲口,哪里舍得干这苦力啊。如今雇佣一个人力比养一口牲口便宜的多了。干一天重活的骡马加一餐料,比管三个雇工一天饭还多。这账好算的很,谁用牲口啊? 就是人力,上吧! 可人干不动咋办? 那就换人!换能干的人! 所以啊,再苦再累,也得咬牙挣扎啊。一家人都等着这点口粮下锅呢。 东家为了省钱省事,一辆车怎么也得拉千斤上下,这重车拉了小半天了,累不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