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76.悠悠岁月(93)三合一 (第7/15页)
的一点就是:“工程标准,必须是表明防震级别。” 防震? 啥震? 地震? 咱这地界,有记载以来,大地震,大到有大伤亡的地震,好像还是明朝的事。 这么一个不是地震频发区的地方,你要搞防震? 咋想的? 这位没多问,意思他领会了,就是这房子得结实呗。 也就是说少弄那不靠谱的建筑公司,得真材实料的盖,得往牢靠的盖。 其实不光是盖家属楼有这个条款,就是之前的纺织城建设,这一条也表明并且画了重点符号。 之所以没人提出异议,就是因为林雨桐在县城的开发区就搞这一套。像是学校医院这些地方,那更是把防震级别当做一个硬性的标准。不达标?对不住!不成! 有那边的模板在,谁都知道这位的做事手法和脾气。 当然了,大家的猜测,跟林雨桐的初衷并不一样。林雨桐是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就想着,只要把防震这一条,做成模板,做成标准。把他常规化,日常化。过上几年,这样的要求不再是叫人看起来像是奇葩的行为,而是大家所认可的行业标准。 她想,真能做到这一点,她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人嘛,不管是做啥,都免不了人有非议。这标准出来,就有人说了,说林区长是啥都学人家国外的。人家日本地震频发,人家弄那一标准。咱们呢?八百年都遇不上一回地震,却不切实际的照搬人家日本的东西,巴拉巴拉的,批评的声音从来就没停止过。 可谁在乎呢? 清宁就安慰她妈:“我听毛丽说了,他们那边村子里的人都说了,房子当然是结实了好。别管啥标准,总比那些豆腐渣工程好。听说还有地方拿竹子代替钢筋呢。您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