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2.悠悠岁月(29)三合一 (第4/15页)
口感。老大急着弄了点,听说是送了一半去给老丈人家了。老五这边拿的倒是不多,不过据说转手就给卖了,卖的还是高价。 看见这边果园子有卖钱的,就有不少人又觉得这个果园子说不定能干。 但心里也就是个想法,关键是没人敢这么干。为啥呢?一旦栽上果树,这玩意三四年都不挂果的,年年得往里面投资,但却没有收成。管理的好,第三年能挂果,但数量和质量都不行。要是管理不好,第四年才算是能见点回头钱。这几年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好些人问,但敢这么干的真没有。 倒是有几个过来问林雨桐,“说咱们这饲料能不能先赊欠着。等猪养出来出了栏了,然后再给饲料的钱。” 就是借鸡生蛋。 这么cao作,等往后推上二十年,那估摸着是行的通的。毕竟那时候竞争激烈嘛,饲料也在竞争市场。但如今这饲料厂算是独一门的生意。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后年去了。你说这么个状况下,这个口子能开吗? 村里这么多人家呢,给谁家不给谁家? 但这饲料产在本地,要不叫当地人受益,确实又说不过去。 怎么办呢? 四爷说是:这么着吧。饲料不能赊欠,但是咱可以拿东西换。 啥东西?就是做猪饲料的原材料。 这东西本地的粮食都不够,但可以去产粮区自己去收购啊。或者是用咱们当地产的棉花去跟人家换,换回来本来你们就能赚一次差价,把这东西送到饲料厂来,折算成钱也行,折算成饲料也行,一半钱一半的饲料也行。怎么方便怎么来。 还别说,这真是条路子。 如今后季种玉米的不多了,基本都吃小麦了。后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