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7.悠悠岁月(14)三合一 (第6/15页)
定过年不用买,但粮食呢?好些人家生产队分了粮食,都还了这一整年欠的债了。一还,家里肯定是没粮食了。不从金家借粮食,是知道,金家的粮食今年也就刚刚够吃,钱肯定是有富裕的。这些人还都自以为没难为人,借钱不借粮。其实粮食好还,但活钱对于农民来说,不易赚。 两毛多钱的粮食,两块钱买不到十斤。 人家说了,哪里吃的起粮食,就是买麦麸去的。 金老头赶紧说,“先拉五十斤玉米去吧,先过年,过年再说!” 他们老两口手里有钱,一月五块,是老四给的。少吗?不少了!两三块钱就够他们带着老爷子跟老五过的宽松了。剩下的真不敢霍霍,人情往来多的去了。自己这边三个妹子,孩子也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了,老婆子娘家那边的亲戚更多,侄儿外甥也都大了。再加上老爷子的年纪在那里放着呢,不定哪天,说睁不开眼睛就睁不开眼睛了。这丧事不能再推给儿子们了,他总得有能力把自家的爹给安葬了吧。吸取老太太的教训,过了年开春农忙之前,他还想着提前给老爷子把衣裳寿材这些给准备起来。这可都是要钱的。 明年不是分地把,夏粮一收也就接住茬了,利索的把粮食往出借。 这口子一开,可了不得了,三五十斤的,愣是把六七成都借了出去。 还有那正月里准备嫁女儿娶儿媳妇的,张嘴借的还就是钱。好些都借到小老太那里去了。 反正年前就这几天功夫,一两块,三五块的,四爷都借出去一百多块钱了。 别说没钱的觉得过年是过难,这在别人眼里的有钱人又何尝不觉得过年是过难。 各有各的难。 平安镇上的赶集日是缝四和缝十,但腊月的二十八,算是多出来的一个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