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33.悠悠岁月(50)三合一 (第7/15页)
得帮老师家种地去。数学老师家那么多玉米,都是我们班同学帮着收的。在学校,作业先写完的还得帮老师看孩子……我每次数学早早写完,然后就叫我去她办公室,帮她抱孩子。放学还不许我走,得她把饭做好了,吃了,才把孩子接过去,然后叫我回家吃饭。时间不够了,我去学校就会迟到。第一节自习课是张娜张老师的,要是迟到了打的可厉害了。我不敢迟到,跑回家拿个馒头就走,都不敢好好坐下吃饭……” 听的林雨桐心酸的不行。 可事实是,这种状况,在农村的小学是非常常见的。 家长的认识都非常质朴,学生帮老师干活而已,尊师重道嘛,也是应该的。老师教你东西,你帮老师不应该吗?老师教你东西,你学不会,老师还不能打吗? 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师傅打徒弟非常常见。就是跟着师傅学个木匠,学个泥瓦匠,师傅说打还不就打了? 打了之后家长就算是心疼,回来还是会先说孩子:你要是好好的,老师会打你?打你是你该打!看以后还长不长记性。 孩子就是这样粗暴的被养大的。 也许是看了清平的惨样,清宁对学校和老师再没有抱怨了。她积极的调整她的时间,把中午的时间和课间的时间都利用上了,把作业尽量早点写完,然后回来加一部分功课。慢点就慢点,她还安慰林雨桐说:“没事,就半年。半年就过去了,下学期我去五年级……” 孩子学会向现实妥协,也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晚上躺下睡不着,林雨桐起身写了一篇关于基层教育的文章,实名寄往教育报。 张娜这个老师绝对不是个例,只不过大部分做的不是那么过分。光从孩子们口中知道的,打耳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