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1.悠悠岁月(98)三合一 (第2/15页)
一边用,然后奇妙的始终保持着一种平衡。 这一说吃槐花,清宁就知道哪里弄的。 林雨桐笑:“估摸是了。” 肯定是了。 清远对这玩意不是很稀罕,碗里的各种菜比槐花饭还多:“……我们学校食堂有一道菜,特别好吃,mama也给我做呗。” 啥菜啊? 还特别好吃。 这是在学校没吃过瘾吧。谁家拿菜当饭往过瘾的吃啊? 这孩子对吃的有点执念:“就是那种白面摊出来的煎饼,薄薄的,然后把煎饼切成细细的丝儿,把香椿剁的碎碎的,一定得碎碎的那种,然后码在煎饼丝上……” 明白了,凉拌嘛。 这玩意是能当饭吃的。 这菜不名贵,就是得细致。煎饼都摊出来了,然后还得多过一道手续。 林雨桐现在很少做这个细致饭了。但看俩娃都都馋的,“明儿给你们做。”她是这么承诺的。 得给孩子做饭,就意味着白天在外面浪的时间不多。下课了急着往家里赶是常态。 什么煎饼丝,蛋饺这些饭,都给换着花样的做。 清远说:“其实mama当个家庭妇女挺好的。” 孩子总是致力于叫mama再家里的时间长一点,好像这样就踏实了一样。 清宁对这话嗤之以鼻,“别生在福中不知福了。”在轻纺中学上学,感受最深的就是双职工家庭和单职工家庭出身的同学生活质量的明显不同,“毛丽她家是双职工,她同桌就是单职工,两人从身上的衣服,到饭盒里的饭……比下来就觉得差距真大。” 这是厂子整合之后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说是整合,还是优胜劣汰了。但考虑到大家的情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