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节 学堂,体制 (第3/5页)
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低矮的院墙,石板台阶,周围并没有什么特别,除了院落大一些外,就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了。 不过对晁文冲来说,其他都不重要,但是木匾和木牌上的字才是最重要的,“淮右武宁政务学堂”几个字,和这个院落一样普普通通,后边还有两个小字“徐州”,大概是代表这个政务学堂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在下边是落款,是彭城郡公的名字。 没错这里就是淮右政务学堂。 在寿州,早一年淮右政务学堂就已经设立起来了,最初是对淮南那边的有品轶的官员进行轮训培训的一个临时所在,但是随着淮右地盘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吞并了庐州和濠州之后,这种培训的需求就急剧扩大了。 在浍寿二州,淮右的体系相对稳定,但是庐濠二州是新入,而且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消化,加上杨勋从濠州到庐州担任刺史,带来的影响,使得庐濠二州要按照光浍寿的模式来推进政务尤为困难,所以对高层没有太好的办法,那么就只能从基层改造起走。 相较于政务学堂的艰难,武备学堂的设立就要便捷许多。 武备学堂和政务学堂都是从最早的大道学堂中分离出来的。 现在的大道学堂基本上沦为了识字班,主要是为最初级的识文断字和基本的思想学识课程,按照江烽的推测,能够完成学业,达到毕业标准,其文字水准大概相当于现代学校的小学三年级,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的了。 江烽力图建立起一个有序的模式,尤其是对那些为自己在战争中牺牲的兄弟的儿女,他认为需要给他们的儿女一个机会,那么大道学堂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平台。 完成了大道学堂的学业,根据学生的自我愿望以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