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14 非法阵型 (第4/6页)
们站在同一条直线上,他就不符合“线上两端”的位置,自然也就是非法接球球员了。 在合理情况下,官方规定的合法接球球员就是外接手、近端锋以及跑卫,一共只有五名合法接球收,不过,在数不胜数的把戏进攻之中,利用进攻锋线来完成接球也是一种狡猾的战术—— 同样以旧金山49人刚刚的阵型为例,如果洛根的站位故意落后一码,这就激活了右侧的进攻截锋艾利克斯-布恩,他成为了“线上两端”的两名球员之一;然后在开球之前,陆恪需要提前和裁判表示:这一轮进攻,布恩是合法接球球员。 那么,接下来的进攻中,陆恪就可以传球给布恩,完成推进。 所谓的“合法接球规则”看似有些莫名其妙,但由来却非常沉重。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常青藤名校的那些球员们用脑子打球,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式来计算出推进阵型的优劣——他们可以站成一个炮弹的鱼雷模样,又或者是剪刀手形式的集中攻击,利用不同阵型的变化执行冲撞,在开球瞬间就破坏防守组的站位,继而制造优势,防守组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哈佛大学发明的“飞行楔子(flying-wedge)”,可以简单理解为进攻组分成两部分,以四分卫作为连接点,左侧和右侧在四分卫的指挥下,同时朝着防守组的一名球员执行蛮牛冲撞——任意一名球员都可以,强大的力量瞬间爆发,将这名防守球员摧毁,而后为跑卫的冲球开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