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给我吧 (第4/7页)
的俗称。共计30种。四季常绿,主干明显。幼枝上有绢状毛。叶片厚而较强,呈椭圆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形。果实呈倒卵形,密集覆着灰白色毛。种子呈卵圆形。主要生长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沉香是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利用的香料,也是华夏大量使用的重要名贵药材,在世界上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沉香名称的由来也与梵语存在一定关联,例如曾被命名马来沉香,其种加词的来源即是梵语“沉香”。沉香的名称也与其特点有关,以入水即沉或半沉,褐黑色油脂含量高而得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于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至于别称海南香,宋寇宗奭编着的《本草衍义》中载:“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故名。 历史记载,沉香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发扬于当代。可以说见证了83个王朝的更迭。三国东吴时期,万震着《南国异物志》记载,日南民众在高山丛林中采收沉香的景况;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着《名医别录》中记载:沉香作为药物被尊为上品;晋代嵇含着《南方草木状》记载:“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明朝李时珍着《本草纲目》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有降气、纳肾、温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沉香性微温,味辛、苦,归脾、胃、肾经,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心绞痛、积痞、霍乱、男子精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