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上善伐谋 (第6/7页)
大哥说的孙子,其实是咱们国家古代的兵家至圣孙武,人们称作为孙子!” “原来是孙武啊!可孙武又是谁?很厉害么?”娄晓娥好奇问道。 许卫国直接开口道:“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着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队大败楚***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着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着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