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养成实录_分卷阅读4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8 (第1/4页)

    求国家发展,再与此次周良甫一案结合起来,引经据典,一篇文章基本上算是结构完整、立意饱满了。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陆烁饱蘸了墨汁,便下笔写了起来。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也……”

    开篇总括,接着便陈述主要观点。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毫无壅阏者是也……”

    总的来说,便是要“立实心、举实政”,建立典章制度,整顿法制,以法治国,使懒惰懈怠的人精神振作,使精明强干的人更加勤奋勉力,对有德者加以奖励,对浪费、侵吞国家资财的贪官污吏要严加惩罚,要没收他们的财产……

    待写到这里,陆烁便开始引经据典。

    他先是引述注重监察的汉宣帝刘询,再是推举注重节俭的汉文帝刘恒,要去皇帝应该避免浪费,以俭朴的品行要求自己,以严格的监察制度监察官员,使得朝堂风气清朗、吏治清名。

    而后,陆烁便又歌功颂德一番,以开国皇帝太祖皇帝为例,赞扬他在国家草创初期,就创建制度设制谋略,定下万世之大计;

    天下安定之后,进一步立纲纪、陈法度,为百代留下了恢宏章程。

    对在各地方表现优秀的官员,都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作为风范鼓励各地学习;

    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