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2 (第4/4页)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对曰:“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第361章 乡试(中) 虽将说话人与答话人信息俱都掩盖住了,但对于熟读四书五经的众学子而言,并不难看出这道题目的出处。 题目很好理解。 这话出自,讲的是季康子问政孔子: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会如何? 孔子对此却是颇不赞同的,他的话极好的体现了他本人的“德政”思想:反对杀人、反对暴政,认为君上的品德对民众的行为有引导作用。君上仁厚待民、善理政事,则民不乱;君上暴虐、滥行无道,则必然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抗。 题目好理解,且前人对此的剖析很多,只不过,这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重点在新意与立论上。 这题袁仲道是与他仔细讲过的,陆烁仔细回想了一下,脑中已经有了大概,又结合他自身的想法以及如今大齐朝局,很快心里就有了大致的雏形。 他下笔如有神,引经据典、阔论时事,过了一会儿,这道题目就被他答完了。 趁着感觉来了,陆烁又接连攻克了两道四书题,等他填好答好,距离进场就已隔了好久了,陆烁隔着帘子瞧了瞧外头的沙漏,此时早已过了午时。 一上午完成了三道,照着之前的安排算,他已超额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见时间不早了,陆烁就伸了伸懒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略微活动了一会儿,就张罗着弄午饭了。 与前几次考试不同,乡试时号房房门紧锁,考院也并不提供饮食,一切都要自备自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