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8 (第4/4页)
并不大,首付不过2亿美元而已,其他的均以胡卫东主持制定的中规定的各种替代办法来进行偿还,否则以日本政府捉衿见肘的财力,是绝对付不起的。 更重要的是,离开祖国母亲环抱已近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归了,这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虽然日本带走了之前在台湾工作的本国技师和那些带有日本血统并且心向日本的台湾人(如李登辉兄弟俩),令台湾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在胡卫东精挑细选的接收工作组的努力下,台湾的工业生产还是得到了迅速恢复,而中国的整体工业实力也因此明显增强了很多。 而对于台湾的几百万受教育人口,胡卫东既要充分利用他们加快中国普及教育的进程,也要防备其中不少人深受日本奴化教育影响而对其教授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此胡卫东不惜从台湾强制迁出了一半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再从内地迁了不下五百万人前往台湾(为此花费自然不小,但计划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了出来。现金支出加起来也不到1亿美元。当然那些隐性的投入就另当别论了。),起到了明显的稀释效果。加之此时全国人民都在为抗战的伟大胜利而欢欣鼓舞,中国的国力也蒸蒸日上,那些家伙畏日媚日的思想根本就没有多大市场。因而胡卫东担心的“哈日族”后来始终没成什么气候。 为了避免三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胡卫东在重要性仅次于台湾问题的战犯方面不得不作出了一定的让步。首先是属于海军系统的几个原定战犯被从名单中剔除,不过毕竟陆军系统的战犯数量要多得多,所以这也算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