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1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2/4页)

路黑色化。这对边区工农业的发展自然是大有裨益……

    在此期间,中原边区的科技人员也没有辜负胡卫东的希望,取得了一批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其中地质、医药与机电这三大领域成果最为丰硕。地质的成果光看苏援项目就能明白,要不是已经找到了那些大矿,也不会有相应的苏援项目了。而医药方面,首先是实现了所有维生素、激素类药物、常用医疗器械的100%国产和医用酒精、生理盐水等医用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然后是青霉素菌株的继续优选与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但意义更大的,则是1938年中黄鸣龙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在实验室合成出了第一种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并开始按照规程进行动物实验。这类化学合成抗生素的提前问世,严重干扰了西方医药学界的判断,令他们误以为生物类抗菌药物固然很有价值。但化学药物始终都是王道,以致于多走了不下十年的弯路,而中国的抗菌药研究则借此机会稳固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话说当初青霉素出来的时候胡卫东为了赚钱救急,让其不经过动物实验直接用到临床上,确实节省了大把的时间,可是如果这样乱来形成了传统,对于日后新中国的药学发展将留下很大的隐患。因此胡卫东明知那些药物的大致特点禁忌,却还是让黄鸣龙按照正规严谨的新药试验流程走一遍,以尽量消除当初青霉素直接上临床和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科学研究而留下的“遗毒”……

    不过要说成果最大的,其实还是机电方面的研究。包括发电机、电动机、输变电线路、无线电乃至电子技术,其中晶体管的研制成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