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6 (第1/4页)

    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尤其是在当前中国仍然是个落后农业国的现状下。

    不过,即便只论上海的工业,在此时的中国依然没有第二个城市能够与之相比。作为一个典型的殖民城市,上海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但即便是比例相对较小的上海重工业,在抗战之前的内地依然稳坐第一把交椅,而在抗战爆发之后,由于上海有列强的“保护”相对安全,大量的有钱人涌入上海避难,加之日本军方出于战争的需要也有不少订单乃至投资,这一切都使得上海的工业因为消费和投资的拉动而迎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如今上海的工业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国统区的工业总量,即便是中原边区的最大工业中心洛阳,如果不算巩县等周边县份的话,暂时也及不上人口数百万的大上海 …

    因此胡卫东当仁不让地提出将上海划入中原边区,以发挥中原工业区技术与管理人才方面的优势。由于胡卫东所言确实有理,伟人力排众议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将同样工业较为发达并且能够确保安全的苏南与南京一并划入了中原边区。而同样是沿海大城市的杭州,则由于赤色党暂时抽不出多余的对海防御力量,只能将杭州的学校、工厂和愿意离开的普通市民尽量转移到上海和苏南,仅留少量部队维持城内治安,以免遭到日本舰队的大规模进攻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众所周知,沪宁杭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人口也十分稠密。将其划归中原边区辖下之后,中原边区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亿,而其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更是超过了一半。再加上实力之强无以伦比的第十五集团军,这几乎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