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4 (第3/4页)

,但沈鸿烈却提醒他若没有水上侦察机为舰炮提供观测数据,两艘大舰上的远程重炮就无法充分发挥威力,胡卫东这才意识到如今由于军舰上普遍没有安装雷达、即使有也性能不佳的缘故,舰炮攻击二十公里以外的目标时必须要有炮兵观测员帮忙引导才行。对岸炮击可以依靠海军陆战队上岸观测,在茫茫大海上就全靠飞机,有航母自然最好。没航母的时候就只能依赖大型战舰自带的水上侦察机了,因此这些水上飞机虽然累赘,却还真不能不带。

    中原边区对于雷达的重视程度在现在的世界上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还没到可以完全不要光学观测的程度,所以这六架水上飞机还是有用的。但是就接下来的防空作战来说,这些飞机暂时却是没什么用的,所以胡卫东还是派人将他们先收起来,没了这些“危险品”,两艘大舰、尤其是装甲明显要薄很多的重巡洋舰面对空袭时的生存能力无疑会提高一个档次。

    与此相比,胡卫东更重视加强防空火力,陆上的高炮部队被迅速集中到青岛是一方面,加强军舰本身的防空能力是另一方面。其中胡卫东首先开刀的。是“榛名号”战列舰上的4座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即使事先知道这款高炮历史上的极低评价,胡卫东亲眼观看了测试之后还是忍不住骂出了声,平均每根炮管的防空效率还不到边区自产25mm高射炮的十分之一(注1),这么烂的防空武器。也亏小鬼子用得下去双联装的九六式25mm高射炮情况稍好一些,但一样不足以承担军舰近防的重任,再加上这些小口径高射炮的拆装都相对容易,因此胡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