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5 (第1/4页)
对此胡卫东给出了两个办法供中央选择,一是精兵策略,虽然兵力减少就必须加强火力进行弥补,但考虑到补给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前线官兵生活所需,精简人员之后无疑可以让后勤部门腾出大量的运力。 但是战略眼光独步天下的太祖却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办法的颇多不足,首先,在战略层面上,中国与日本相比优势最大的地方莫过于咱们人口众多(纵深广阔在防御阶段作用很大,但现在已经进入反攻阶段,意义显然不大了。),而工业力和技术兵器方面,即便这两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而言与日军相比仍有差距,当初十五集团军重装部队之所以能够屡创佳绩,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武器比鬼子厉害,更在于他们对于这些技术兵器的运用比敌人更加精妙,但从宏观上来说,出奇制胜终究只能一时得意,很难因此彻底改变全局的走势,如果过于强调精兵利器的作用,而拿我们相对较弱的工业力去和日本拼消耗,这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 其次,技术兵器虽然威力巨大,但与轻步兵相比难免要笨重得多,在日军如今已经彻底夺回制空权的东北战场,这一方面意味着穿插渗透的难度大增,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被日军飞机发现而遭到摧毁,以中国目前相比列强还很有限的工业力,这点有限的家当是损失不起的再次,虽然因为如今的日军主力精锐已经所剩无几。即使中**队将有限的技术兵器集中到几支精锐部队作为进攻的主力,或许也同样足以将鬼子赶出中国,可是太祖身为领袖,考虑得却更为长远,如今世界大战的气息已经日益浓厚,难免中国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