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9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3 (第3/4页)

这种微妙的态度从其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坚持与日本进行舰载机技术方面的合作,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就连胡卫东也不得不承认,没有日本人的帮助,毫无基础的德国海军很难在欧战爆发之前将陆基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改成性能合格的舰载型,但是日本海军获得了能够挂载1.8吨航空炸弹、载弹量大得完全不似俯冲轰炸机的斯图卡(日本海军希望藉此解决巴士海峡之战中海航轰炸机部队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之后,无疑将对中国海军本就不多的水面舰艇构成致命威胁……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舰

    不管如何,既然谈判不成,那就只有接着打了,事实上双方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鬼子提出和谈本来就有缓兵之计的意思,而已经蛰伏了一段时间的中原野战军也乘此机会进入了临战状态……

    如果从传统的路线前往东北战场,所需的时间必定很长,而且还会加大东北战场本就十分沉重的后勤压力,因此胡卫东的想法是走海路直接在旅大附近登陆,与华野形成南北夹击。从常理来看,胡卫东的这一计划完全不符合战争规律,制海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制空权方面也不占优势,居然想要跨海登陆,那不是找死吗?但是胡卫东却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对于己方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那就是渤海海峡实在是太狭窄了,最窄的地方仅有106公里,而且渤海海峡中还散布着不少岛屿, 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这正在陆军火炮的射程之内。如果日本海军的那些主力舰还在旅大,胡卫东还不敢冒险,但是既然它们已被调走,胡卫东自然要试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