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3 (第2/4页)
甲午之前,台湾的识字率就比大陆高了,并不全是日占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即使将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计算进去(1914年的时候台湾614岁的少年儿童就学率就超过了70%),即便要求小学毕业、能够读写和运算,台湾现在的识字率也超过了80%,哪怕与日本本土相比也并不逊色,而同样标准下(民国乃至解放初期,内地只要认识一些常用字就算是识字了,标准非常地低,小学上到四五年级、也就是说所谓的高小,都算是有文化的人),内地的平均识字率甚至可能只有5% 。 。 相对厚实的经济底子使得台湾承受横征暴敛的能力更强,而将其视为“准本土”的日本当局对台湾也始终要比对朝鲜客气得多(注1),因而台湾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大幅下降,但还不至于活不下去。 而朝鲜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本来民众的生活就够艰苦了,日本当局的剥削与压迫却更加残酷,顿时朝鲜半岛上饿殍遍野。再温顺的人。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也可能鼓起拼命的勇气。而抗联派回朝鲜的游击队虽然大多被日军剿灭,但其中也多少有些人幸免于难,在他们的努力下。朝鲜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日本当局完全蒙蔽,他们开始了解到中**队反击日本侵略军的节节胜利,也知道了朝鲜民族当中仍有并未屈服的勇士,于是起来和日军拼命的人越来越多。这令本就兵力吃紧的日军大本营统帅部头痛不已。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效仿中国宋朝时的做法,开始一反常态地大量征发朝鲜人当兵,这样前线既有了炮灰可用。朝鲜民众也会因为青壮被大量抽走而失去反抗日本暴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