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1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1 (第3/4页)

胡卫东对于目前规模还小得可怜的空军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出国前他便安排了30mm航炮的研发任务,但由于人员素质与工艺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直到胡卫东回国也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30mm的炮弹尺寸太小,想要做成可以爆炸的弹型存在很大的难度,手工少量生产还行,想要大批量地工业化生产就困难了,即使胡卫东带回来那么多新式机器之后,这个难题依然不容易克服,即使克服了,成本也实在太高,毕竟现在仅仅是1937年,而胡卫东也并未买回哪怕一台可以直接用于军工生产的机器设备……

    胡卫东听完技术人员的诉苦后并没有斥责这些已经尽力了的技工,他明白这是自己考虑不周,后世与现在差别太大了,有些二十一世纪轻轻松松就能造出来的东西在目前的中国却是几乎不可能搞出来的,不过胡卫东补救的办法倒是很简单,“将航炮的口径放大到37mm吧,最好搞个通用化,让它能与坦克炮和高射炮至少大部分零件、特别是炮弹在必要时可以通用,以备不时之需。”

    p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军也改编

    对此有人提出了质疑,主要是担心37mm航炮的后座力太大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飞行事故,但后来的试验证明双翼机的飞行稳定性非常好(世界上最早的37mm航炮就是用在双翼机上的,反倒是后来的单翼机装上后效果并不好。),完全可以承受37mm航炮的巨大后座力。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在航炮上加设快慢机,平飞状态下以单发射击就行,俯冲状态下则可以尽情连发,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