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6 (第2/4页)

间的消耗却还是足够了(历史上战后初期一段时间日本的煤甚至还有出口,不过当时煤矿工人的血泪也成为了后来日本文学重要的题材。),而渔业的情况也差不多。

    日本政府这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大使的注意,但罗斯福虽然堪称是一代伟人,性格却一向优柔寡断,并没能马上作出决定,加之当时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软弱”的表现也成功地迷惑了他,结果等到美国停止援日的时候,日本已经通过大力引进美国的技术和设备而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化与科技水平,虽然与美英德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连一向被认为“粗制滥造”的老毛子都明显不如(不考虑海军的前提下),尤其是军工方面更是脱胎换骨,尽管由于苏联人整合技术的能力极强,往往能用相对较低的技术设计出综合性能相当优越的武器,与之相比日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未必就有多大优势,但总比历史同期的日本强多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还与德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从而能够以日元买到德国的商品,虽然德国令人垂涎的工业设备由于中国方面巨大的需求而几乎不可能有多余的卖给日本,但至少日本还是廉价引进了不少技术……

    注1:甚至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如此,因为此时世界上主要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远比后世全球化时代大得多,而西方的人工价格也没有高到后世的程度,加上远比后世更加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日本想走后世“中国制造”崛起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军的觉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