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1 (第2/4页)
霍伊这对师徒一个擅长设计大型飞机,另一个则对中小型飞机的设计造诣颇深,原本设计粗糙的轰-1才得以脱胎换骨,成为本时空的一代名机。 细节上的改进暂且不谈,整体上来看轰-1先是飞机两肋安装发动机的舱体明显大了一圈,因为气冷发动机直径一般要比液冷的大一些(而且苏霍伊还建议换用更大尺寸的气冷发动机以提高功率,详见后文。),这样一来飞行阻力难免有所增加,但相对来说影响不如发动机装在机头的战斗机那么大。而由于气冷发动机功率相较液冷发动机有着绝对优势,再加上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以及更轻的自重和更漂亮的流线外形,因此轰-1的航速一点也不比历史上被称为“木制奇迹”的“蚊”式战斗轰炸机慢…… 其次,同样是因为改装了气冷发动机的缘故,轰-1的长度较“蚊”式战斗轰炸机却缩短了不下一米。而由于机身材料比已经很轻的“蚊”式战斗轰炸机还要轻得多(注1),对升力的要求相对降低,因而轰-1的翼展也略有缩水,所以整体上来看轰-1的体积反而比历史上的“蚊”式战斗轰炸机稍稍缩小了一点…… 注1:材料密度稍大,但因为强度要比原型所用的“轻木+胶水”大得多,因此内部构件的尺寸可以缩小、飞机外壳也没必要那么厚了,这些都变相地减小了机身单位体积的自重。 第三百零六章 青出于蓝 再加上边区所产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虽然效能强劲,却比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增压装置更小、更轻,这就进一步减小了飞机的自重。结果后来定型的轰-1空重居然不到5吨,比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