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9 (第1/4页)
区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部队的不断扩编,人才越来越往城市和军队集中,农村缺乏优秀干部的问题由此日益显露了出来,加之这两年里中原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飞速增加,摊子越来越大,国营农场在中原解放区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因此日渐减小。此外,由于城市和军队肯定优先获得资源,燃油和电力的不足也极大地妨碍了国营农场的扩张和推广。 由此,胡卫东很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一次工业化热潮结束和抗战获得胜利之前,长远前景更好的农场化路线不得不暂时搁置,而必须先找一条更加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制度。 胡卫东首先想到的是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是对农村干部的素质要求极低,只要不太混账,靠着农民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不算太差的产量,看起来正好符合眼下中原解放区的现状,但胡卫东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而将这个想法放弃。 第四百四十五章 农村问题 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挺好用,但是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不利于集中群众力量防灾抗灾的缺陷就会完全暴露出来(注1),偏偏三年之后就有一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在那里后世被冯小刚拍摄成影片的1942年大旱灾在历史上影响到了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五省之地,其中河南更是全省受灾,加之大旱之后又起蝗灾,令河南的农田几乎全部绝收,造成了解放前最严重的一次大饥荒,光是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以上。<-》虽然后世有气象专家认为那次大旱的爆发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