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_第两百三十七章 三期小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七章 三期小报 (第2/6页)


    “本报快讯:朝中名臣右都御史齐驰私下与幕僚称,朝廷待读书人何其苛也。”

    “本报消息:今次秉持严惩国子监监生、首善书院师--生的人有:河--南道掌道御史宇文锐、大理寺左少卿赵鸿云、顺天府府尹孙嘉、翰林院编修梅和歌…,

    请求朝廷对监生、士子们从轻发落的有:大理寺右少卿梁锡、国子监祭酒胡意…”

    登录上叙文章、消息后,两开的小报上再有社评两篇,分别从严惩和不严惩的角度来分析利弊。

    持不严惩的社评中写道:严惩闹事监生,看似海内一清,京师无事。然而,只要国子监还存在,只要有为首者去鼓动,不明真相的热血监生依旧会跟随。这年头又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读书人吗?

    故而,严惩领头者为治病之根源。闹事监生给予小惩即可。读一场书,千辛万苦冷暖人情只有自知。朝廷宜取治病救人之态度。

    这份小报一出,顿时风靡京城。士子们都倾向于惩罚为首者,余者小惩。谁没有热血上头的时候啊!最关键的是,这份小报中指出了谁支持,谁反对,还有奏章节选为证据。

    褒贬人物,历来是文人的最爱。何况,素材、靶子就在当前,话题性十足。

    当然,“节选”这两个字往往藏着猫腻。断章取义,这种事对读书人来说毫无难度。特别是刊发小报的主编某举人是经历过无节cao媒体资讯轰炸,不要事实只要眼球的网络时代。

    在这个没有娱乐新闻的时代,小报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