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_第两百七十章 途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章 途中 (第3/7页)

个童生还是没问题的。

    张四水和柳逸尘对视一眼,都是尴尬的一笑。张四水过了顺天府的府试。柳逸尘连府试都没过。但他们俩在见识过世事之后,已经无心读书。

    在读书的事情上,两人都很佩服贾环的意志、决心。

    …

    …

    自隋炀帝开凿运河,勾连南北水系,京杭大运河历经历史变迁。自明以来,这条运河滋养着河岸两边的城市、土地,促进经济发展,连接南北。

    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的情况下,除开货运需要靠水路外,出行选择水路比坐马车更快捷、舒适。

    因为,马匹需要休息。而船只昼夜不停的在水中前行。

    晚风习习,星辉满天。运河之上,船只往来。较之白天略显寂静。

    贾环站在船头,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衣角。他眺望着辽阔的江景、平原、城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下江南啊!

    杜牧不是有句名言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江南风物,扬州风华。贾环仰慕多时。他兜里没有十万贯,但五千两银子用来吃吃喝喝,自助游什么的,足够了。

    自七月二十五日从京城出发,在通州上船,顺着运河前行,至今天八月十二日已经到了淮安。

    途中,也在沿途繁华的港口城市如天津、济宁、徐州停留。但架不住他船轻人少。放舟南下,行程极快。

    贾环其实并不着急着抵达扬州、金陵。他只要在九月初三林如海死之前抵达扬州,见到贾琏,转交王熙凤委托他带的秋衣即可。他可没兴趣届时往苏州跑一趟。

    这一次下江南,主要是跟着山长读书。顺带着经营下后路。万一在未来的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