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字 (第4/5页)
蒙学。很多时候,学童需要私下里再给先生送上一份厚礼,先生才会给学童单独的讲四书五经。 改制后的书院,依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外舍不再教授八股技艺,专门教授完成启蒙教育的童子四书。书院外舍通过考试,对外招生。学习进度分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个班。对应原来的甲乙丙丁班。 内舍弟子则是教授八股,继续深入学习四书五经。五经,设成“选修课”,由各讲郎自己设置课程、预定讲堂。上舍弟子成为荣誉称号,待遇不变。 书院的制度稍稍变化,已经显示出活力。 贾环的经师骆讲郎已经离开闻道书院前往东林党的首善书院。他是跟着老牌进士何讲郎学习《诗经》。何讲郎的本经是《易经》。但他在《诗经》上也有所得。 贾环每旬日还会去信给顺天巡抚、原山长张安博,请教学问,兼顾《春秋》的学习。时间就这么缓缓的走过。 春光融融。三月初八上午巳时二刻,闻道书院明伦堂内人满为患。场面庄重、安静。书院第二任山长叶鸿云为贾环在孔圣雕像前举行冠礼,赐表字:子玉。 在冠礼中担任赞者是公孙亮,帮助贾环整理衣冠等事宜。担任有司三人:罗向阳,秦弘图、易俊杰。观礼者为闻道书院的先生、弟子们。礼毕,众人都是改了对贾环的称呼。 按古时周制,男子二十行冠礼。后来为十五至二十岁之间行冠礼。各地习俗不一。冠礼意味着成--人。贾环今年十岁,按理说,行冠礼太早。然而,按照他在闻道书院、东庄镇的地位,确实应该有表字了。 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过:“冠礼是自家屋里的私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此后,冠礼就可以变得简单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