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 (第2/4页)
着急一会儿,李星洲的火气也慢慢压下来,他何尝不明白起芳所说的道理,但也正如她言,他其实内心是个叛逆的人,别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别人不敢的他也敢。 若越有人拦,越有人挡,他越发恨不能将拦着挡着的人踩在脚下走过去。 但这次有些不同,他不能意气用事...... 他让起芳做的事其实很大,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要说这件事,必须说清这次市舶司改制牵扯有多大。 新军改制看起来轰轰烈烈,影响很大,知道的人多,议论之人多,可其实并不难,没牵扯太多利益。 而市舶司改制看起来静悄悄,少有人关注,百姓们也几乎没人议论,其实牵扯非常广,涉及大片人的利益,阻力很大。 帝国制是一点点进步的,其中有一步很关键,就是赵匡胤削去节度使的财务大权。 唐末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各方乱战,杀来杀去没完没了,无数人努力想要将结束乱世都没有成功,只有赵匡胤一眼看出关键所在,节度使,各方军政财务大权在握的节度使。 军、政、财务在握,那不就是土皇帝了么?只要稍有实力,谁会不心动,哪怕嘴上说得再好,权势一大,谁不会动心呢。 赵匡胤做的就是将节度使手中军、政、财务三大权中的[ ]财务大权砍去,早在唐朝中后期其实就有人发现节度使尾大甩不掉的弊端,想方设法打压节度使。 只不过他们没有赵匡胤看得透彻,都想方设法削节度使的军政权力,结果节度使照旧做大,还因为这些动作让节度使和中央朝廷有了裂痕,最终彻底失去节制,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