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闻 (第3/5页)
有人就是了。 不过,刘用诚的消息这么灵通,张佳木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 他不必想,也知道刘用诚的态度。昨天会议,是勋臣和武臣想捣鬼,不外乎是在营兵制度上抓权弄鬼,大家各有算盘,刘用诚虽然在营兵上没有权力,不过勋臣武臣起来了,对太监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他和曹吉祥再不和,也不会乐见其成。他的侄子刘聚也是都督,正一品的武官,在四卫营里当总兵官,昨天会议未至,态度就很鲜明了。 所以张佳木立刻答道:“是喝酒来着,在会昌侯府里,商议一些事,得便和大官说。” “不必和我说了,”刘用诚笑道:“你们都是国家柱石重臣,商量大事,岂用得着和咱家说?是不是这个理,佳木?” 太监都是这鸟样,说话皮里阳秋,不阴不阳,就算刘用诚长的再周正,骨子里也是阴微小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张佳木一笑,不理他话里的骨头,只是道:“不相关,是几个勋臣提议,但下官并不觉得妥当,所以此事可以不必再提。” “哦,这样,那就罢了!”刘用诚这下脸色就开朗多了,点头笑了一笑,很亲切的向着张佳木道:“既然这样,咱家可就真放心了。佳木,你真是张家的佳子弟,少年老成,将来的日子长着呢,有空,到我外宅走动走动,我知道你居官谨慎,不过闲了来喝喝酒,倒也不碍的。” 内监和外宫交结,当然是忌讳,不过国朝近百年,这种规定早就成为具文。因为有内书堂在,挑官讲书,都是用翰林,等内书堂的宦官弟子当权之后,自然就要提携当年有授课教文之恩的老师,所以从正统之后,内阁大臣中有过半是在内书堂教过书的,就算没有,也是非得和内官交结,比如杨廷和,比如张居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