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_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儒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儒臣 (第4/5页)

物,也就不枉此生了。

    老实讲,现在也是文武之争的关键时刻。文臣除了在后勤上已经争得主动外,还要兵部有更大的权柄,而且,他们也争到了手。

    以前是武臣出征,到五军都督府领印信,现在一切手续都在兵部。

    而且,遇有重大军务,也是由太监并内阁到兵部一起会商,这件事也是形成制度,武臣虽然不满,也是没有办法了。

    但出征之时,武臣都是候伯身份,至兵部时,反而要堂官下阶相迎,这和后来总兵官至兵部大堂跪拜而受印的威风,相差可就太远了。文官心中当然不满,但更不满的就是现在有大征伐都是侯伯领将军印,由太监监军出征,文官只是包办后勤,战事不得过问。

    没有权柄监军或是领兵,战功自然全是武臣的,每战之后,总得记功,时间久了,又是一批新的侯伯。

    国朝典制,公侯伯驸马位在一品以上,文武大臣不能均礼,一直这么让武臣打下去,就算把后勤线给掐了,武臣也是一直有机会凌驾于文官之上,这如何得了?

    岳正知道,李贤现在正在争取文官多做监军,或是多多以都御史的身份领兵,能多出一些允文允武的文臣,以后此消彼长,自然就大为不同了。

    这盘棋,还要下很久,现在说起来自然为时尚早,所以以他的性格,提起这个大的争端来时,也就只能缄默不语了。

    老师虽然无话,大家开了话匣子,却还是忍不住多说,议论最多的,当然就是大同总兵官石彪。

    “你们不必再说他。”岳正听了一会,众人只是乱发牢sao,他便作色道:“彪乃侯爵,乃大明柱国,岂能私下轻侮。若是不满,可以上章弹劾,唉,现在真的是豺狼当道,然则,众皆授手后退,谁能除暴,嗯,谁能除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