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四十四章 草原 (第4/5页)
不会那么容易就殉国。” 成国公朱勇他们的先头部队,都是三大营精锐,朱勇亲帅五万,是曾经和他一起从喜峰口出而击朵颜诸部的精锐。 一战尽没,那可不是王振带的连后勤部队在内的几十万人!那几十万人,里头有大量的文官,太监,夫子,京营兵中的二三级部队也在其中,皇帝身边的禁军当然是精锐,不过人数也不太多。明军土木一战的主力,其实是朱勇在内的前锋部队,那十余万人先后落败,先后全军尽没,这个结果,可能是当时的人难以想象,甚至是很难接受的惨痛事实。 朱勇虽不如其父有武略,但也是身长魁梧,尊礼士大夫而沉静有礼,温和坚毅的一位国公。他自己曾经亲帅部曲数次出征,战场经验就算不如张辅也是相差不远,但一战之下,全军尽没,也先所带的部队如果人数不够,或是战力不强的话,则根本没有这种可能可以一战把朱勇的五万部下全部打光。 “嗯。”张佳木脸上也是露出郑重之色,土木之败,是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大明最痛的一仗。 此仗光是国公就战死两位,其余侯伯数十位,大量的靖难武勋侯伯世家丧身于此役,从景泰年间于谦独掌重权,再到天顺李贤,文官和勋戚,其实也就是文官和武臣的势力此消彼长,文官越来越强势,武官越来越势微,土木之变,可以说是绝定性的原因。 这一战后,武臣抬不起头,大明对蒙古也是采取守势为主,再也攻不起来。就算是一代名将戚继光总理蓟镇时,也是用车阵防御为主,说是想炼十万精兵北上,当时的明廷也是想也不敢想,根本就没有财力和物力来支持戚继光的庞大炼兵计划了。 几十万精锐尽丧,等于是一个王朝被打折了脊梁,就算是蒙古一天比一天衰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