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木屋伪装 (第4/4页)
突击炮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碉堡,德军可以“碉堡”对碉堡的进行压制,接着在外有更大空间和自由的德军工兵就可以发挥出作用对苏军的碉堡实施爆破。 但是,如果德国人认为“木屋伪装”只有这么简单那就错了。 “少校同志!”舒尔卡给加夫里洛夫少校打了个电话 “我想是使用2号方案的时候了!” “你认得那些坦克?”加夫里洛夫少校问。 “不,我从没见过它们!”舒尔卡撒了个谎,他只能这么说,因为此时德军的“三号突击炮”的数量还不多,投入的也不多,作为一个小兵的他当然不能知道更多有关的信息。 舒尔卡说出了一个理由“但是,如果德国人用上了它们,就意味着我们很可能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说得对!”加夫里洛夫少校表示赞同。 这其实也暴露了苏军一个致命的弱点……“三号突击炮”已经用在“斯大林防线”的其它部位甚至对苏军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如果是其它军队,比如英军、美军,那么当然会在第一时间把这种装备的威胁甚至可能可行的对付方案通知全军。 但苏军却并非如此,这不只是因为他们的通讯设备极度落后信息传播不畅,更因为其军官素质普遍不高,前线的官兵用坦克来形容“突击炮”而位于后方的指挥官则稀里糊涂的也以为只是坦克,于是许多碉堡就在这种“无知”的情况下被攻破。 当然,这情况不会发生在333团的防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