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 (第2/3页)
,这厨房做饭的娘子郎君也个个厉害,早先做的饭还有剩的,现如今卡的正正好。 “今个儿竟然有春笋,是哪个村子送来的,竟然这样多。”有人在队伍里瞅了一眼,春笋可是好东西,到了吃春笋的时候,乡下人家挖个几百斤在城里卖,都是能卖掉的。 “不晓得,好像是鹤山县那边的吧,他们那儿春笋多,往年还到咱们县里卖。”接壤的村子去哪个县售卖路程上都差不多,就像是鹤山县的村子春笋多,去鹤山县卖的人也就多,虽说没有卖不出去的,但价格必然高不到哪儿去。 所有鹤山县不少跟长鹿县桥头县挨的近的村子,宁可多走几步把春笋卖去别的县,挣几个辛苦钱。 修路队也有鹤山县的人,只是数量不多,因为最早桥头县招收做工的人都是找本地人还有长鹿县买来的人,等消息传入鹤山县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批招工了。 这半年下来,也就几个表现好又勤快的汉子进了修路队,今年年初干脆把一家子都带过来了,有点余钱的都去城南那块租了个房子,或者不住城南,城西城东也少不得有人家有空房出租,比城南的租子便宜,叫许多在县里做工的人家过去租住。 不过租户最多的地儿还是城门口的木楼,木楼虽然简陋,但去岁过冬蜂窝煤平价卖出来,也没人说在木楼冻死了,更不提给黑熊寨做工,还能买到棉花,弹一床五六斤的棉被,冬日老人都能熬过去。 除开春笋,还有一道半荤就是苦瓜炒蛋,这苦瓜是真的苦,但祁州的百姓吃惯了,还认为苦瓜清热,就着一筷子白米饭,狼吞虎咽吃下一口,畅快的不行。 这些莽汉吃饭都是过吞,少有细嚼慢咽的,一碗饭用筷子一搅,和着菜三五两下就能见底,紧着去添第二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