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第2/4页)
战派观众们本来就因为余曜的摔倒失魂落魄,看到这些评论更是一肚子气。 【余曜挑战2160不也是为了赢,比赛有失误很正常】 【他上1980也能赢,非要上这个成功率不高的2160?比赛就三次机会,浪费一次,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划算吗】 【那也是余曜自己的选择,他愿意做那个挑战者】 【可他现在代表的是华国,华国在单板大跳台上还没有拿到过金牌,好不容易有机会了,他为什么不会好好抓住,为国争光的责任比不上那什么体育精神是吧】 一顶为国争光的大帽子扣下来,再加上余曜的2160确实失败了,挑战派顿时陷入道德洼地。 他们原本想说体育更重要的是拼搏的精神,是比赛的过程。 可作为土生土长的华国人,谁不知道华国上至政府下至群众对金牌的心结由来已久,自有渊源。 在那些因为落后被嘲笑被看不起的年代,每一枚金牌都曾经凝结着运动员们的斑驳血汗和亿万人的殷殷期待。 某座黄海和渤海交接处的海滨城市,至今树立着华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雕像。 记录着有人曾在国运最艰难之时,关山万里,单刀赴会,所求的,也不过是让后辈远离苦难,挺直脊梁。 当年的勇士没能跑进决赛。 但却把对奥林匹克的执着都留给了后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