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3/4页)
对母亲尽孝了。这些天,朕见过了爱卿们的母亲,知道卿们都是孝子。李大人有千里奔疾之孝,朱大人有为母挂印之孝,林大人有背母求医之孝,种种孝行,感朕至深。朕不过是要晨昏定醒,比之爱卿们还差的远呢。”    明湛我行我素。    皇帝这样大张排场,不掩御踪。没两天,整个帝都的人都知道了:万岁爷的亲娘住在镇南王府,万岁爷每日两次出宫看望服侍母亲呢。    咱们的万岁爷,可真是位大孝子哪。    大家又开始琢磨,为啥太后娘娘不住宫里去呢?    接着,各式各样的谣言就飞上了帝都的整个上空。    反正错不在万岁爷,万岁爷日理万机的都要每天两趟的出宫尽孝,这样有孝心的万岁爷,能不想着把亲娘接到宫里去?    这事儿,与明湛交好的各位老太太们都犯寻思,跟自家儿子道,“皇上忒仁义,你们既为人臣,当为君上分忧。上折子劝皇上一劝,把太后接宫里去呢。”    这是文化水准比较高的,如李平舟大人有老娘这样说。    王大人的老娘连字儿都不认得一个,直接道,“皇上这样的贤明,我老太婆虽不识字,也明道理!天下没有拦着人家母子相聚的道理!你既是御史,就该干御史该干的事儿!”    老娘们这种态度儿,做儿子的更不敢叫老娘知道自己就是太后不能进宫的罪魁祸首了,一个个瞒的严严实实,一丝缝儿都不漏,以防家变。    就这样,清流们还是坐不住了。劝明湛,明湛早拍了砖。求见凤景乾,凤景乾道,“朕早先就与你们说过了,你们自个儿看着办吧。这亏得明湛是个明君。搁到前朝炀帝时,搁一块儿砍脑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