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第1/3页)
所以他不听朱高炽说,若是听了,朱高炽就护单方面的认为黄昏愿意扶龙朱高炽,而事后解释的话,徒然得罪人。 …… …… 不出黄昏意料,在他点拨了王妃张氏后的当夜,朱高炽就“醒”了,然后御医的话不知怎么就传了出来,说大殿下身体不适,应会水土宜人的地方休养半年为宜。 这话还能怎么理解。 朱高炽想回顺天呗。 群臣一看,这不是个事啊,陛下在顺天,二殿下在福建,大殿下又要回应天,这大明朝堂还要不要人理政了? 可惜,这个时候的内阁还没成长起来。 还不如朝臣也没这个担忧了。 后期的大明内阁,天子十年二十年不上朝,只要有得力的内阁首辅,朝堂一样运转正常,要不然明后期的各种木匠皇帝修仙皇帝能那么惬意? 臣子们议论纷纷,朱棣的旨意却已快马加急的到了应天。 老大休憩,老三兼国。 于是尘埃落定。 朱高燧代替朱高炽,坐在乾清殿兼国理政,至于当日第一次坐在乾清殿的朱高燧心里是何等的荡漾,就不足为人道了。 而朱高炽在应天等了十来天,他上奏给顺天,请朱棣允许他回顺天养病的章折也八百里加急的送了回来:准。 且言辞殷切的说老大你先别急着启程,待休养几日,身体可以承受长途颠簸了,再来顺天,又说这事我没告诉瞻基,他还小,怕急坏了他。 毕竟父子血浓于水,老大卧病在床人事不省,还是吓了朱棣一跳。 作为天子,朱棣太明白大明君王有多累了。 可以说,明朝以前的朝代,没有那个君王比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更累,直到朱棣组建了内阁,这才分去了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