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_第29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第2/3页)

经在咬牙坚持了——这其实不怪户部,关键是朱棣登基之后,很做了点事,编修全书,不要钱?郑和要下西洋,准备的东西不要钱?

    所以户部也很难。

    朱棣当然知道这个现状,要不然他也不会去编排黄昏的钱了。

    点头,“两位卿家所言有理,先安内还是先攘外,当下局势,这个并不难以抉择,但问题不在于我们愿不愿意,而在于梅殷和鞑靼。”

    先安内,鞑靼破了大同、宣府两重镇,怎么办?

    先攘外,梅殷趁机反击怎么整?

    刚从工部右侍郎擢升为兵部尚书权兼詹事府詹事的金忠出列,“蹙尚书和郁尚书所言在理,确实不适合两线开战,但臣以为,外犹可缓缓解之,毕竟鞑靼气候未成,瓦剌和兀良哈部也不会坐视鞑靼势大,就算他们共同南下,也难以拧成一股绳,但是内患可畏,若是任由梅殷发展下去,只怕会成大危害,所以臣以为,当对福建增兵为上!”

    毕竟是兵部尚书,看的更远一点。

    朱棣颔首。

    这番话说到他心里去了,可还是有问题,“但若是放任鞑靼不管,对福建增兵,导致北方边军卫所缺乏增援和物资,若是被鞑靼入关,可怎生是好?”

    梅殷不是正儿八经的朱家人。

    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机会,只会抓住机会,不断的坐大势力——因为梅殷清楚,有朱棣在,鞑靼南下不会有任何战果。

    所以不足为惧。

    况且受限于福建的地理位置,梅殷就算对鞑靼不满,也不可能影响到鞑靼,所以如果不增兵,梅殷大概率反击,将平叛兵马赶出福建。

    朱棣看向姚广孝,“少师以为何?”

    姚广孝只好出列,“用一计,压住鞑靼,让其不敢异动即可。”

    说的简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