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第2/3页)
也知悉。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系中国浙江人,在五代后汉时期前来安南,胡兴逸的十二代孙胡廉迁居清化的大吏乡,做了宣尉黎训义子,从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孙,也就是胡兴逸的第十六世孙。 胡季犛是外戚,两位姑母分别是明慈皇后和惇慈皇后,都嫁给了安南陈明宗,因为外戚的缘故,胡季犛在朝中逐渐竖立自己的党羽,掌握了陈朝的大权。 1400年(胡圣元元年),胡季犛索性把安南的陈氏王族杀了个干净,又在他的安排下,群臣联名上表建议胡季犛称帝。 胡季犛最初假装推辞,后来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废陈少帝自立,改元圣元,胡季犛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是虞舜、胡公满后裔,乃立国号为大虞。 胡季犛虽然篡夺了皇位,但遭到了陈朝遗臣的一致反对,在强大的压力下,胡季犛不得不在同年底传位子胡汉苍(由陈朝宗室徽宁公主所生),自己则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实权。 1403年(胡绍成三年,明永乐元年),明朝靖难之变后,胡汉苍向明成祖上表,自称陈朝皇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请求册封。 明成祖朱棣让杨渤前往安南调查之后,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1407年(胡开大四年,明永乐五年),明朝吞并安南,灭亡胡朝,胡季犛父子被俘,同众多胡朝的文臣武将一起被押送应天。 这也就是在安南。 如果将胡季犛放在中原王朝来,大概就相当于董卓曹cao那个角色。 可惜的是他遇着了朱棣。 尽管有祖之训“永不征安南”,但胡季犛实在是太作死,打打占城抢点钱粮也就罢了,连大明的疆域也敢侵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