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纹面】(19、20)  (第2/31页)
,至今山腹内还留存有古代开采所遗留下来的矿坑。而这座    锡矿开采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到北宋时期方才废矿。或者因为    过去就近在原地开采冶炼矿石的原因,导致这座小山土壤内的金属含量偏高,并    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无法作为农业用地。所以地方政府在上世纪七十年后期将    这里规划成了公墓。    进入墓区后,我依照当年跟随叔叔一同来此的记忆,经过一番后终于找    到了母亲的墓xue。公墓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山上在不断的扩张面积,而我母亲因    为是公墓刚刚建成后不久便入葬的首批「居民」,因此墓xue的位置基本处于公墓    最下方的所在了。    方形的水泥封盒,低矮的墓碑,水泥石阶的缝隙内长满了杂草。父亲虽然是    文化人,但无论办事或者写东西都不喜欢拖泥带水,这一点甚至直接体现在了我    母亲墓碑的碑文之上。    「妻周萍之墓,夫严抗美、子严平谨立」墓碑上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和落款时    间而已。望着墓碑我不禁感到了异常的伤感。虽然母亲去世的时候,文革时期的    思维尚未彻底消除,但父亲为母亲书写的碑文也实在太过简单了一些。竟然都没    有在母亲的名字前使用「爱妻」以及我的名字前加注「孝子」之类稍稍感情化一    些的用词。    我一边拿起从公墓管理处哪里借来的工具擦拭着墓碑。一边考虑着恐怕需要    为母亲重新更换一块墓碑了。墓碑擦拭完了,我摆放好香烛和祭祀的物品、依据    本地风俗先在母亲墓前放了一串鞭炮,这是通知死者,有亲人前来探望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