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庆功宴 (第5/6页)
八0年代初就下海,唯一的损失只是没有后来的“停薪留职”,也就是说只要下海就得彻底抛弃国家干部身份,甚至抛弃个人档案。 所以99%的体制内人自己没这个胆子,非得等到90年代初国家承诺“试水期保留档案保留干部身份”,才敢去干。 …… 听了顾骜的分析,苏泽天再次被刷新了三观。 这个少年的狂妄程度,比她原先想象的更夸张,偏偏对方看起来貌似还真有这种资本。 一旁的严平是个闷葫芦,本来就不想看伙伴们争吵,当下借机当了和事佬,劝jiejie别再哔哔了: “姐,顾同学有他自己的规划,我们何必多嘴呢,吃rou吃rou。” 苏泽天顺势下了台阶,转移了一个话题。 她狡黠地一笑,从随身的单肩小书包里拿出一本平装的样刊。 正是徽省文联名下的杂志,《文学月刊》。 然后苏泽天一脸的邀功请赏:“行,填志愿的事儿我就不说你了。这事儿你准备怎么谢我姑父呢——他可是在阅卷专家组里,看到了你那篇被送上来的文章了。这才有了蔡记者的采访,和这篇纪实文学。 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能给还没出结果的高考生造势,非得等你录取之后才让登。有了这篇文章,你哪怕进了大学,都能先评一个先进吧。” 顾骜接过杂志,好好翻看了一番。促狭地开玩笑道:“那还真是失敬了,不过这事儿是严伯父帮忙的,我承他家的情就行了。严哥,以后有机会来京城,找我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