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政治觉悟高到哪里去了 (第2/5页)
在后世,膜法的应用场景千千万万。因为其低能耗,导致人类在遇到任何分离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的课题时,都会优先考虑膜法。 说句难听的,连膜法都不知道,还有脸说自己是21世纪的工科生? 除非是打了四年ll的工科生吧。 不过,在1977年,膜法这种高分子科技还是很新鲜滴。 顾骜依稀记得前世看过的论文综述里提过,在70年代末,貌似只有几家以色列人的公司,研发出了具有这种理化特性的半透膜。 只不过,哪怕是这些以色列人,都没有想到把这种膜用于超低温气体分离的应用场景。 材料科学的很多研究,一开始都是无心插柳的。 研究出一种材料,测试出其物理特性,却不知道这些物理特性能用来干啥,这是很常见的情况。 所以,顾骜的思路,至少也算是一种“方法发明”了。 而法液空如今制造氦气的方法,应该依然还是从氦、氖含量都相对比较高的天然气里,把天然气、氢气这些成分都烧掉、并把水和二氧化碳去除。 最后,再把温度和压强降到氖气等杂质已经液化、而氦气尚未液化的区间内,把杂质分离。 顾骜估计,法国人和德国人,都可以造出等效于“零下245度、1个大气压”的工业制冷机。 也正是因此,70年代的氦气比后世的氦气贵好多好多倍,因为实在是太费电了。这个时代的氦气,绝对不可能被拿去充小朋友手上的气球,小朋友只能玩有爆炸危险的氢气球。 而顾骜要是能从以色列人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