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0 (第4/4页)
赵琮这话说得很真,易渔这样的人才,将来也是能上史书的。他原本还以为易渔是个功利心很强的人,这几年他却静下心来在扬州研磨此技术,令他改观不少。 易渔赶紧又起身,跪下道:“因得陛下赏识,下官才有机会。此次未事先向陛下禀明便回京,实是因近来印刷术有了新的进展。前些日子送进宫中的书,其中有些字印出来尚有些怪异,这个月下官重新换了一种材质,终于使得那些生僻的字也能印得平整。恰逢司大人回京,下官便一同来,打算亲自奉予陛下。”说着,他便从怀中拿出一本书来,高举过头顶,“只得一本,请陛下观阅。” 就这么一本,可见是很珍贵的,赵琮理解他这种“献宝”心理,并不怪他,而是令福禄将书拿来。他低头仔细翻了,是印得很不错,他又赞了几句,再问了些印刷术方面的细节问题,易渔倒是一一都回了,丝毫不藏。 毕竟即便易渔告知陛下,陛下也不可能亲自去行这事儿,况且这门技术最要紧的也不是这些,他不怕被人学去。 几番来回一说,该说的便说完了。赵琮每日见许多官员,来了说事儿,说完事儿就走是很理所当然的。他端起茶盏,便表示谈话告一段落。 易渔也识趣,起身告退。只是走之前,又抬头看他一眼,欲言又止,到底转身离去。 赵琮手指头点了点桌子,暗道此人还有说没说出口啊。 过了几日,他便知道,易渔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了。 易渔想留在开封。 为此,他还请了好几位官员为他说项。 要说易渔蠢吧,他请人为他说项,一个不慎便将惹得帝王怒,难免怀疑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