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25章 播种、养猪、养鸭、喂鱼(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播种、养猪、养鸭、喂鱼(3) (第1/5页)

    第25章 播种、养猪、养鸭、喂鱼(3)

    杨氏口中只是“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个不停。

    她啊呀了半天,转过头来对黄来福道:“我儿,这什么马拉犁、耧车之物干起活来倒是快捷,只是这些物什的价格应该很贵吧。”

    黄来福道:“回母亲的话,这耧车购来时需银2两5钱,马拉犁需银2两,挽马2匹需银12两,一套物什约需银17两。”

    此时大明马市上的马价不一,约分为五种: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上上马值米五石,布绢各五匹;上马值米四石,布绢各四匹;中马值米三石,布绢各三匹;下马值米二石,布绢各二匹;驹值米一石,布二匹。

    关于马耕时的马匹,五寨堡只有原来的挽马,骑马约百匹,远远不够,至少还需向外购买挽马百匹。黄来福委托渠源锐向外购买,渠源锐联系上了延绥镇一马市的马商,购买了中上等的挽马百匹,以每匹6两银子的价格买来。

    五寨堡的10个农场,对这些古代机械化工具需求大,一个农场至少需配10套耧车、马拉犁,10个农场就需100套,加上马料等,单单这些设备的钱就需近二千两银子。这样的装备费用,怕整个大明只有黄来福一人舍得出。

    此时的大明民间,特别是在西北和西南,不说牛耕铁犁,很多地方还是用原始的耦耕方法,很多犁尖还是用木头做的,根本不能进入多深的土地。就是在农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地方,那里的农民,也有不少人牛都没有,将妻子轭在犁上当牛使用。在大明很多贫农中,十户人都未必有一条耕畜和一付耕犁。甚至有些贫农,连锄头也要向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