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6 大战在即 (第7/8页)
,可以全心全意地应付帝国主 义的干涉。 甚至此时的匈牙利革命以及捷克斯洛伐克革命都没有失败,在欧洲的腹地,那些准备跟随协约国在北极熊身上捞便宜的小国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更主要的是波兰已经完全被打残了,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贡献二三十万擦脚布充当搅屎棍。而且俄国人还收获了一个强力的小伙伴——犹太人。 总而言之,俄国人比历史上那种四面漏风的状态强太多了,完全有能力跟协约国掰掰腕子,不说占有优势,但也不会被吊打。反倒是协约国集团要多掂量掂量,一个弄不好反而会被整得灰头土脸面目无光。 就在福煦指挥第一波次进攻队大踏步向华沙逼进,就在图哈切夫斯基紧张得守在电话机和地图前寻找战机的时候。另一场决战却在基辅打响了,在获得了很有限的支援之后,伏龙芝的乌克兰方面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八九月份积小胜为大胜,一点点的蚕食了彼得留拉的部队。 尤其是他获得米罗诺夫和西乌克兰逗比们的支援之后,彼得留拉腹背受敌,几乎再也无法给红军造成太大的麻烦。到了九月二十日,彼得留拉的残兵败将已经只能龟缩在基辅苟延馋喘。唯一支撑着彼得留拉继续战斗的希望就是协约国集团的许诺——继续坚持,最多只要一个月我们就能消灭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东普鲁士的犹太人,到时候收拾伏龙芝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伏龙芝的那十来万人就是一碟小菜,不过这一碟小菜不能在这个时候就摆上桌面,因为桌面上还有两道大餐,没有消灭图哈切夫斯基和李晓峰的部队之前,伏龙芝这道小菜就能噎死他们。 彼得留拉坚持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甚至如果不是马赫诺太过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