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5 挽救行动 (第2/8页)
会叛变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主观和思想上发生了变化,斯 大林和伏罗希洛夫的因素顶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说斯 大林和托洛茨基下的结论都是不正确的,米罗诺夫既不是居心厄测的鼹鼠,也不是逼上梁山的林冲。这个人之所以会背叛革命,最最关键的原因是他看不惯布尔什维克的政策,说直接一点儿,就是对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一肚子火气。 这个原因中央的大佬们知道吗?应该说大家伙多少还是知道的,但知道并不等于能捅破。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虽然对经济,对民心的破坏力极大,但是不可否认,这对布尔什维克站稳脚和打赢内战还是起到了相当重要作用的。 没有这项政策,布尔什维克恐怕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什么也干不了,很有可能就像之前的几届临时政府一样,很快就会垮台。站在后人的角度我们固然要批评这项政策,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布尔什维克才能实施这种超级强力的政策,而正是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强力,才使他们获得了政权。 而73年之后,当被新思维弄得五迷三道,被自废武功之后,布尔什维克忘记了他们先辈获得成功的法宝,狼狈地被赶下台,表现得比小丑还要拙劣。这么说吧,他们就像73年前的尼古拉二世,就像李沃夫和克伦斯基,失去政权自然一点儿也不意外。 当然,这个话题扯得有些远了,对米罗诺夫来说,像他这样有良心的人,真是看不惯抢劫一般的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他认为这项政策完全背离了布尔什维克的核心思想,也背离了将布尔什维克抬上宝座的全国人 民。 很理想主义的他,迷茫了,丧失了信念,觉得未来一片昏暗。他不再觉得跟着布尔什维克干是有意义的,思维很幼稚的他用简单的二元论做了一个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