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5章 种田流也有很多人喜欢啊 (第5/14页)
最终地了,阿标在这里,就是怕老婆,然后被老苏各钟当面调侃讽刺,把他和陈季常并列在一起。 电影最后是60多岁的苏轼在儋州,流传下来了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 那属于是把一片荒芜的儋州某些区块,南泥湾大建设一样,发展出了井井有条的事物。 最后一段剧情,就是从无到有大建设了。 画面落幕,化了老年妆的梁嘉辉都是一脸老人斑,站在一望无边的水田里仰天大笑。 电影没有描述徽宗继位后,为苏轼平反,大赦他北上,从而死在路上的一幕,那个没必要,就最后一幕,一个开心的老农看着满地庄稼快成熟了的喜悦感,就足够了。 一场观影结束,竹社老吴带着大洋马临时女友梅丽莎走出戏院,他自己琢磨了几分钟,才开口,“梅丽莎,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就说你最直观的感受?” 梅丽莎也是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很搞笑,很充实。” “虽然没有警匪大片的枪战、飙车,俊男美女等镜头,但是看苏轼怼人特别欢乐,怼到惹不起的人时,那家伙向弟弟求救又特别好玩。” “还有众多被他怼的人,一脸想暴打他杀了他的表情,却无可奈何的样子,太好玩了,这是喜剧啊。” “不过另一方面,不管初期抗洪,赢了,还是中期抗旱、救灾以及疏浚西湖,也都赢了,最后更开荒开创一片新天地,感觉又赢了!” “这种连续赢下去的感觉,特别有味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 如果梅丽莎看过未来的互联网大网文群体,就会知道,那是属于种田流的喜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