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0 (第3/4页)
种桑出布,苦却苦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入不敷出。最后出的布太多卖不出去成了死账,便挪了这里堵那里,他们辛苦的是怎么堵这个越来越难堵的漏洞。只可惜父皇身居孤寡之上太久,已难以分身体察这些最末等的民情。 楚邹也不动声色,他是自小信服民生为重的,君如舟,民如水,可载之亦可翻之。只听他们抱怨够了,这才悠然打断道:“朝廷发布这个政令,是为了鼓励桑农种桑,而非意在减产。据我所知,前几年江浙屯田,富户手里的桑田已不在少数,今次这般一调整,并不会对大局有什么变动。说是怕交不出货的,江宁道仓库里不还藏着十几万匹布么?与其堆在那里等生虫,不如拿了去顶上。倒是几位大人在政令派下去之后,却迟迟不见下达百姓,百姓观望不敢行动。倘若误了春耕播种,影响了年底的军饷征粮,本皇子说到底也就是走个过场,来来就走了,到时候这笔账才是真算在大人们的头上。父皇怪罪下来,我也不好替几位担待。” 他竟是也学会了推脱责任,这般不紧不慢地说着,字句里却不掩犀利,分明把他几个的老底子已摸穿。 说来楚邹这次下江南,素日便只见他在院子里描描画画,又或是在河道上走走看看,本来哥几个还在暗中庆幸,这位爷怕是还过不去当年运河决堤的心结。怎料那仓库里囤布的事儿几时就被他发现了?这数字可是连九千岁戚公公都被瞒在鼓里的。 听得几个官员一怔,互相大眼瞪小眼看了好半天,只得闷声问:“那殿下说该怎么办才好吧?” 哼,到底是捏着软肋老实了。 楚邹说:“春耕不等人,我与杨大人、贾晁平的改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