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0章 (第1/3页)
顾凛站起身,对着黎权还有府君拱手:“大人,府君,诸学子已做了诗,赋,文,某便论些许策论。” “大人手指桌案,既是指桌案,又是指桌案上之物。” “桌案上之物,食也,大人是想听学生们论一论去年天降旱灾一事。” 黎权脸上一直挂着的浅笑更深了些。 第179章 去年的旱灾,以及府城被流民家占领,十室九空的惨状顾凛和林真都亲身经历过,乡试之前林真就跟顾凛说过时务策有可能会考这个,跟他一起讨论过。 但是时务策考的并不是这个,盐。 古来盐贵,且与民生息息相关,出这个题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比起去年席卷多地,让无数民众流离失所的旱灾,盐这个题目就显得突兀了些,还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顾凛站在桌案后,将自己与林真讨论的点与方法整合了一下,简洁地表述出来。 首先言明天灾的不可控,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都不知道会发生旱灾,所以一些原本就比较少雨的地方旱灾严重些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催生出流民军的雍州。 雍州在洛州之上,民众们耕种的土地多为黄土,肥力低下,顺遂的年月堪堪糊口,一旦老天爷不给面子,就要靠朝廷拨粮,减免赋税。 但是各地旱灾频发,朝廷也没有粮食,赋税减了三五年也要重新恢复,不可能永远减下去。 所以顾凛和林真讨论出来的观点有二,一是增加民众对天灾的抵抗力,在耕作方式上做出改变,比如大力推广堆肥的使用,在种子的选择上也要依据当地的情况而来,干旱地区多种高粱荞麦小麦与红薯,湿润地区则可以种他们自己想种的水稻。 二是顾凛提出的,在各地按照人口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