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4章 (第4/6页)
很暗,你慢慢走近,发现她湿漉漉的头发滴湿了一地,你拍拍她的肩,她缓慢呆滞地抬起头,向你投来凄厉的眼神。这时候你就该打冷颤了,你以为这是个孩子,可是她的表现却不像个孩子,虽然你不一定立马联想到鬼,但也会禁不住起一身鸡皮疙瘩。这就是一种类似于认知失调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仿人类形象的外表和动作接近于人类、又不完美拟合时,观察者就会产生反感心理,而鬼魂、僵尸、假肢正是让人好感度降到谷底的形象。东施效颦也是这个道理,模仿不像反而让我们反感,所幸还只是让人反感还没觉得恐怖。” 我想想,的确如此。 柳智慧问:“说到这里,你还是不明白,人看了一些鬼怪的电影,离开荧幕后,为什么还会把这种恐惧心理衍伸到现实生活中,以至于不敢关灯睡觉呢?怕鬼其实是人类的本能。m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让4到12岁的孩子看了一出木偶剧:一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饿又困,被一条鳄鱼发现,残忍地吃掉了。接着,杰西贝林问了孩子们一些问题,比如饥饿的小老鼠还需要吃东西吗?大脑还工作吗?小老鼠还爱它mama吗?孩子们都知道死后的小老鼠已经不需要吃东西了,可是它还会感到饥饿;大一点的孩子明白小老鼠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了,但也认为小老鼠还爱着mama。有趣的是,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相信,即使死了,小老鼠的各项心理活动也还在继续。这让杰西贝林觉得,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似乎是一种本能,是大脑默认的认知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